当前位置 >>> 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 >>> 新闻中心 >>> 校园新闻 
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| 质量提升②:产教融合双轮驱动 创新锻造职教铁军
时间:2025-04-11       来源:机械工程部、汽车工程部、宣传统战办公室       发布人:       浏览量:

编者按: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“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,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”,为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。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,学校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,响应全国两会“弘扬工匠精神,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”的号召,紧扣“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”的要求,围绕“品牌、质量、效益”三大维度展开系列宣传,全方位展现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使命担当与创新实践。本系列宣传将全程贯穿“管理提效、融合创新”的主线,既呈现全国两会精神在校园的生动实践,更传递职教人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赤诚情怀。让我们携手并进,在职业教育改革浪潮中书写“技能报国”的新篇章!

近年来,威海技师学院、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职业技能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,特别是在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、护航五年一贯制专业发展方面,通过创新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,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
机械工程部

面对新时代对职业技能教育的新要求,学校机械工程部紧密依托高水平学校和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,充分发挥名师、名团队示范引领效应,构建了“师德铸魂、能力提升、团队共进”三位一体的师资培养体系,以“双师”为基础,以“匠师”为目标,以项目驱动为抓手,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教学、科研及协作能力,构建了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、结构化的师资团队。

2025年,机械工程部将秉持“双师筑基、匠师塑魂”的发展理念,以“师资能力与专业发展精准匹配”为核心目标,依托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、省级教学创新团队等优质平台资源,通过名师引领、分层培养、项目驱动等创新路径,构建“师德铸魂、能力提升、团队共进”三位一体的师资培养体系,推动教师团队教学能力跨越式提升,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。

构建“名师领航—骨干支撑—新秀跟进”梯队化成长生态,创新实施“双师同台”“一课三磨”等形式,助力教科研能力不断提升。打造“新教师入格、骨干教师升格、名师优格” 全周期成长路径,全面提升施教水平。形成“任务共担、资源共建、成果共享”工作机制,深化结构化团队建设。通过“标准—课程—课堂”三级落地机制,推动专业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标准动态对接。

汽车工程部

面对全球产业智能化浪潮和我国“新五金”战略的深入实施,职业教技能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,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学校汽车工程部针对传统教师培养模式中的痛点,如企业参与不足、培养机制单一、产教融合薄弱等问题,创新构建“标准引领、双轨融通、四维并举”的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体系。

2025年,汽车工程部将持续从“生产、教学、研创、服务”四大维度纵深推进,以国家及省级教师专业标准为实施框架,全面优化“师德师风+四维能力”立体化评价体系,重点凝练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、模块化课程开发、实践技能提升等关键能力指标,确保师资培养规格与产业技术革新保持动态同步。同时,依托与威海铭宏集团、山东汽车(威海)制造有限公司等区域龙头企业共建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,创新实施岗位能力清单认证制度,通过企业场景化实训与教学技能淬炼的双向赋能,推动教师职业竞争力与产业经验的深度融合。

坚持在“生产线上的技能淬炼”“课堂内外的育人革新”“技术攻关的破局之力”“社会服务的辐射效应”四方面下功夫、开新局,全面锻造复合型教师队伍。开展“理论+实操+项目开发”模块化培训,实现教师技能水平与企业需求 “零距离”对接。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导师,形成“技术反哺教学”的闭环。基于山东省职业教育孙洪民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优势,校企协同突破汽车维修领域一线技术瓶颈,实现“研有所用、学有所依”。依托威海市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,开展能力提升及各项技术培训,助力市域内行业企业协调发展。同时,针对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,持续完善适应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、精英期“四阶”教师成长培养体系,激活教师成长内生力,切实优化“教学—实践—创新—服务”一体化平台,推动教师能力的全面升级。

未来,学校各教学部门将持续深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,构建“校企协同、中高贯通、育训结合”的培养模式,为培养适应区域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保障。


学校地址: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松鹤路19号
邮编:264213     学校信箱:whzzxzxx@163.com
联系电话:0631-5930098    传真号码:0631-5930098
招生热线:0631-5930011、0631-5930022
有偿补课投拆电话:0631-5930017
鲁ICP备17041555号-1

鲁公网安备 37100402000320